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偶戲創作實務
Presenting Ideas with Puppets 
開課學期
108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藝術設計學分學程  
授課教師
鄭嘉音 
課號
Thea2627 
課程識別碼
109 23900 
班次
 
學分
1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第1,3,6,8 週
星期三6,7(13:20~15:10) 
上課地點
總一館210 
備註
初選不開放。密集課程。需經甄選(見大綱),第1週說明,未到者請退選,無法配合密集課程時間者請勿選修。屬進階設計實務類。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2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在許多文化中,偶戲曾經扮演重要的文學傳承與主要娛樂,當今社會結構與消費方式快速變遷下,看偶戲創作者如何保有求新求變的創意,在當代劇場的發展中佔有一席之地。本課程帶領學生了解古今中外偶戲的發展與應用。並學習在當代劇場中,融入偶的運用為演出增添多層次意義。 

課程目標
認識傳統偶戲的文化意義與社會功能,認識當代偶戲發展演變與多樣風貌,進而了解偶/物件適合的表現語言,體驗基礎的製偶技術與操偶方法,開啟偶/ 物件在創作中的使用契機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為密集授課,第一次上課說明課程進行方式,未到者請退選,無法配合教學時間者請勿選修。

第1次上課:3/5(三)67節(13:20-15:10)總1館210
第2次上課:3/7(六)10:00-17:00 總1館110(因應肺炎疫情,改在戲劇系館上課)
第3次上課:3/28(六)10:00-17:00 總1館110
第4次上課:4/11(六)10:00-17:00 總1館110
選課同學須繳交一張A4的自述表,說明為何想修這一門課。若人數過多則將以本自述表甄選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 林明德。《認識布袋戲的第一本書從尪仔製作到手玩尪仔說唱故事去》。臺北:五南出版,2018年。
2. 石晏如等。《尪仔戲真趣味》。高雄:愛智圖書,2017年。
3. 邱一峰。《台灣皮影戲》。臺中:晨星發行,2003年。
4. 陳龍廷。《台灣布袋戲發展史》。臺中:前衛出版,2007年。
5. 林孟寰。《無獨遊偶:無獨有偶與台灣當代偶戲十五年》。中壢:國立中央大學黑盒子表演藝術中心,2014年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學習自我評量報告 
20% 
 
2. 
操偶練習情境呈現 
20% 
 
3. 
小組創作呈現 
30% 
 
4. 
戲偶製作成品 
20% 
 
5. 
課程參與度 
1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5  偶戲概論(歷史文化意義、多元創新風貌、當代劇場中的運用、物件材質抽象美學) 
第1週
3/7  偶戲語言(認識材質的語言、以偶的肢體語言傳遞思想)
物件創作(空間佈局與戲劇張力、聯想延伸) 
第4週
3/28  戲偶設計製作(偶頭、身體、細部修整、組合) 
第6週
4/11  排演與討論、小品演出呈現